国货品牌谷雨跨界携手敦煌博物馆 实力演绎文化自信

【广州,1月17日】伴随着文化自信的大趋势,“国潮”文化也随之深入人心。延续近两千年的敦煌石窟,壁画与彩塑相交辉映,是独树一帜的世界文化艺术瑰宝,也成为深受喜爱的国潮IP。在新年之际,谷雨携手敦煌博物馆,推出“璀璨敦煌 向光而生”为主题的联名系列产品,科学焕亮,与用户共同开启⼀段逐光之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

谷雨X敦煌博物馆联名系列

专业守护 科学焕亮肌肤之美

敦煌石窟被誉为“隐身在大漠里的美术馆”,也是中国千年历史的见证者。40000余平方米的壁画流经千年在这里保留下来,已逝去的历史在壁画中鲜活再现,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精神与审美样式。然而,因深处大漠,在风沙的吹拂和空气的氧化下,很多壁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褪色暗淡。面对文物不可逆转的损坏问题,一代代“守护者”们前仆后继,怀揣热忱投身于敦煌文化保护,通过抢救性与科学预防性保护方式,让这座人类艺术宝库在岁月的洗礼中,重焕光彩。

光氧化与风沙吹拂令壁画暗淡褪色,肌肤亦是如此,环境侵害令其暗淡受损。谷雨,作为立足中国文化和中国成分的国货护肤品牌,一直以来,致力于探寻更适合中国人肤质的美白方案。针对国人的肤质脆弱易敏、易暗沉发黄的特点,谷雨锁定了中华珍稀植萃瑰宝植物光果甘草,深耕16年,攻克研发难题,将其提取的光甘草定作为核心美白成分运用到全线美白产品,让肌肤回归健康白皙,发光透亮。相比西方“猛药”美白成分,光甘草定的功效与安全性,也更适合中国人的肤质。

科学美白  深研中国成分光甘草定

壁画,因为科学保护得以重焕光彩;肌肤,也需要专业呵护才能稳白透亮。谷雨本次和敦煌博物馆的联名系列包含了三款光感系列产品,即美白奶罐、光感水及全新上市的光感日乳,全方位让肌肤内外通透、匀净白皙。

谷雨全新上市的光感轻透日间防晒润养乳液,是品牌首款防晒功效型乳液,创新型的仿生防晒理念结合技术的突破,让防晒效果更出色、使用肤感更舒适,抗光暗沉、光氧化,舒缓晒后不适,还原肌肤净透亮肤色。

谷雨X敦煌博物馆联名「光感日乳」

本次联名另外两款产品都运用到了谷雨的美白核心成分光甘草定。光甘草定是是一种温和高效的美白成分,极低剂量添加即可起到很好的效果,它本质上是一种黄酮类物质,本身具有极强的抗炎、抗氧化功效,让皮肤整体健康状态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实现4通路美白,让肌肤真正达到外通透内强韧,如玉般温润细腻。谷雨历经16年的光甘草定研究,建立了完整光甘草定原料研发体系,荣获中国发明专利提纯技术,将光甘草定的纯度提升到了95%+,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是当之无愧的光甘草定开拓者和领导者。

谷雨多年潜心研究,以“美白不刺激,停用不反黑”为产品核心理念,创研【5G美白组方】,作为美白奶罐的配方理念,通过添加高纯度光甘草定全通路美白,复合3重维C和牡丹根精粹,增效抑黑,有效帮助肌肤深层美白,同时复配多种修护成分,持续强韧修护,让肌肤更稳白。而光感水借助“美白黄金”光甘草定这一核心成分,使得这款精华水相比一般的化妆水而言,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去黄提亮功效。

谷雨X敦煌博物馆联名「美白奶罐」

  谷雨X敦煌博物馆联名「光感水」

国潮联名 传承中华文化之美

谷雨在联名产品的外包装设计上巧妙的融合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和九色鹿两大经典元素。神女“飞天”凌波纤步、宛若游龙,九色鹿神秘绚丽、气韵生动,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敦煌的独特艺术魅力,也传递了从古至今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祈愿。

谷雨,起源于中华传统时节文化,源自时节的品牌名称、源自中国式审美的品牌设计、源自中国本土的植物原料,以东方审美厚植文化自信成为品牌内核,致力于传承中华文明。此次与敦煌博物馆联名,产品本身即一场浪漫的古今对话,在致敬千年文化的同时,也是谷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再一次创新性结合,让更多年轻人理解与喜爱传统文化,让中华之美,生生不息。

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连接了历史与现在,也连接了古人和今人,透过石窟的壁画我们可以窥见丝绸之路上悠悠千年的华夏文明。持续的“守护”与“传承”,才能让敦煌文化千载延续,谷雨希冀通过此次与敦煌博物馆的联袂演绎,传达守护敦煌的美好愿景,共同守护中华文化瑰宝。

关于谷雨

谷雨——更适合中国人肤质的植萃护肤品牌,起源于中国传统“时节文化”,倡导遵循肌肤规律,以创新科技力量,激发珍稀植萃能量。

2016年,谷雨从创立之初就坚持自主研发,深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起从原料-配方-检测-生产的“全产业链”研发壁垒。

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国人肤质基础上,大胆挑战国内护肤行业空白领域,勇敢扛起“以传统中医药精髓,呵护国人肌肤”的大旗,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植萃美白成分“光甘草定”发扬光大,提供更适合中国人肤质的美白产品,成为国内光甘草定美白的开拓者和领导者,已收获超千万消费者的认可。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目录
关闭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