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旗下债基遭大额赎回 债基能否持续长红?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5月20日,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旭元债券A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此基金A类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公司调整基金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第八位。
5月以来,除南方基金外,另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债基发生大额赎回,这是否意味着债基步入阶段性调整期?债基是否会持续稳定向好值得关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称,债基的大额赎回可能与债市的基本面变化有关,比如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变化、信用风险的重新评估等。另外,基金机构投资者的持有人结构较为单一,可能更容易受到大额赎回的影响,因为一旦有大机构选择退出,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南方基金发生大额赎回 公司调整净值精度
近日,南方旭元债券A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犯和损失,公司将南方旭元债券A的净值精度调整至小数点后第八位,即小数点后第九位四舍五入。该只基金将自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再产生重大影响时,恢复基金合同约定的净值精度。
5月以来,已有超过20家机构发布了提高产品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除南方旭元债券A以外,还有国寿安保安裕纯债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摩根瑞欣利率债基、融通通源短融债券B、金元顺安丰利债券C等基金发生了大额赎回并作出净值精度调整。
2月7日,东吴证券发布研报显示,通过对新发行及定开型纯债基金规模的研究来观察一、二级市场的情绪变化,预计止盈压力时间点可能在6月。截至 2023 年底,纯债型基金规模总共约6.7 万亿元,鉴于定开型纯债基金每月开放规模较总量而言占比较小,且出现踩踏式赎回的可能性较小,止盈压力有限。5月份多只基金大额赎回压力显现,这应验了东吴证券2月份作出的预测,只是止盈时间提前了1个月。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现象可能表明投资者对市场前景或基金表现的担忧,导致大量投资者同时选择赎回,以规避潜在的投资风险或锁定已实现的收益。大额赎回本身可能并不会直接影响基金的净值,但由于可能引发的资产抛售行为,以及赎回费用计入基金资产等因素,可能导致基金净值的波动。
柏文喜告诉记者:“大额赎回现象与市场利率风险、债市震荡、机构投资者的止盈行为等因素有关。由于资金大额赎回或重仓股/债暴雷等,导致基金单日净值大幅波动,以至于公告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业内并不罕见。”他强调,债市的调整可能导致持有债券较多的基金,如债券型基金,面临较大的市值重估损失,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大量赎回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另外,投资者情绪波动也是可能的因素,特别是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投资者可能会出于对未来市场走势的担忧而选择赎回。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超长期国债发行安排,涉及期限20年、30年、50年。5月17日,30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公布为2.57%,总额400亿元;5月27日,20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公布为2.49%,总额400亿元;6月14日即将发行的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利率预计在2.8%至2.9%之间。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因为市场无风险债券供给增加,部分投资者想要切换到其他无风险债券的投资赛道,比如国债,从而导致了债券型基金被赎回,从本质上看,债券型基金当前收益率和国债相近,但债基收益率会随利率水平波动,而国债可以长期锁定,所以,如果投资人预期未来利率下行,那么长期国债势必比债基更理想。
针对债基大额赎回对后市的影响方面,柏文喜进一步指出,大额赎回可能会导致基金管理人不得不抛售一部分资产以应对赎回压力,这可能会对市场产生短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流动性较差的市场或资产中。长期来看,如果赎回潮持续,可能会导致基金规模缩小,影响基金的运作和投资策略,甚至可能引发清盘。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出现“资产荒”,市场上优质投资机会减少,导致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难以找到能够满足其回报的资产进行配置。国债发行高峰期来临,使得资金更多向国债及债基流动。
4月债基净值环比增8.19%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 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51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至此,公募基金规模突破了30万亿元“大关”。
同期的开放式基金中,货币型基金表现最为亮眼,净值从12.48万亿元增长至13.44万亿元,环比增长7.70%。债券型基金共2421只,环比增长1.64%;净值约6.14万亿元,环比增长8.19%。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有2406只、5021只,环比增长2.17%、0.30%;净值分别为3.18万亿元、3.72万亿元,环比增长2.78%、1.86%。
从基金份额的角度来看,货币型基金份额最多达13.44万亿份,环比增长7.70%;债券型基金份额为5.45万亿份,环比增长7.78%;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别为2.74万亿份、3.41万亿份,环比变动0.75%、-0.63%。
记者顺着时间线梳理发现,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从2022年末的4.27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5.32万亿元,债券型基金的总利润达到了2381亿元,超越了货币型基金的总利润。然而,其他基金类型如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在2023年都出现了亏损。
2024年以来,以每周收益为单位,债券型基金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且基本处于正收益区间,除1月下旬及3月中旬债基微幅下探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处于正收益。而股票型基金涨跌幅度相对较大,1月中下旬、3月中下旬至4月初,股基收益下探最大至2.5%,其它时间收益处于正值。
5月份,债券市场当月数据仍未出炉,但债券大额赎回事件频发揭示的投资者情绪不稳在1月份就已显现,1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出现9次较前日的回升,自2.56%震荡下行至2.40%。债市收益率反复回升下降,昭示着当期债市情绪仍不稳定。
盘和林在谈及未来债基趋势时表示,债基的波动不会太大,尤其是低风险债的债基,股基和债基的投资者群体并不相同,所以无法直接比较,个人认为未来债基总体依然保持稳定,而股基需跟踪市场行情,中期看受益于利率下行,股基更佳。
另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债基的未来走势将受到利率变动、信用环境、市场流动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市场预期利率上升,债基可能会面临压力;反之,如果市场预期利率下降,债基可能会表现较好。股基的走势则更多地受到经济增长、企业盈利、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经济增长预期改善,企业盈利前景看好,股基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