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Bigsound:创维销冠“九字真经”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访“大声Bigsound”商标品牌创始人、小维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

文/赵涵婧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自古以来,关于声音的描述数不胜数。声音是人类生存本质,声音早于人类存在。声音是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作为五官之一的耳朵,是接受这种媒介的唯一器官。

三年多来,一位青年才俊、商业奇才、创新勇士,为了“拯救”听力障碍患者,孜孜以求,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发、失败、再研发,只为了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他,就是“大声Bigsound”商标品牌创始人、小维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

走出故乡:追逐梦想“不懈怠”

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古代地处充国南部而得名——南充。

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等交融生辉。

翻开历史,南充人性格与“水”息息相关。南充人既不像成都人那样温文尔雅,又没有重庆人的火爆热烈,更倾向于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直爽坦诚、勇于创新,同时又放浪形骸、不拘小节。一代代南充人渴望走出原来的一方天地,因此越来越善于学习、善于合作、善于宽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益于家乡山水的孕育滋养,在这里出生、成长的王海,自幼聪明伶俐、好思敏行,像父辈们一样对人生充满了梦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1996年,王海考入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面对乡亲们赞赏和羡慕的眼光,他给自己定下了“永不懈怠”的信念。

信念明确、行动果敢。强大的师资力量、浓厚的学习氛围、精湛的专业知识,让王海如蛟龙入海,畅游在求知的海洋。别人学习,他在学习;别人娱乐,他还在学习……乐于助人、热心做事的他,还担任校学生会秘书长,多次参加勤工助学等活动,不仅开拓了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而且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也得到历练提升。

“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浙江省社会实践先进分子”是对王海四年孜孜求学的褒奖和激励,他撰写的《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获第六届“挑战杯”赛全国文科最高奖,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时代先锋》杂志盛赞为“大学生学术科技领域的一颗明星”。

学习之路漫漫,学习硕果累累。此时的王海,不断更新和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生当作人杰,一定要善于学习、大胆创新,注重打牢基础、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超越自我,积极拥抱新生事物,努力成为创新引领者。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走进创维:大树底下“不乘凉”

2000年,此时的创维集团,一路走高,是名副其实的“彩电大王”,其创始人黄宏生“求贤若渴”,亲赴校园招聘,“慧眼识珠”,将王海纳入麾下。

“一年入行、两年懂行、三年成行家”。王海为自己定下入职初期目标,他从普通员工做起,心细眼勤手快,由于活干得漂亮,深得领导和同事们喜欢,不久被任命为上海分公司市场部经理。

2005年,王海出任创维青岛分公司总经理。消息传来,不少同事诚挚相劝,大概意思是青岛分公司深处海信、海尔腹地,被称为“创维经理人的坟墓”,先后十余位经理人在此“折翼”,建议他“稳”中求进。

抉择时刻,王海深入思量,是婉言谢绝还是临危受命?“大树底下好乘凉”,不是男儿本色,迎难而上方显担当。

商海酬勤。白天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了解现实情况、问计寻策深入一线,晚上加班制定战略战术;对上注重请示汇报,精准领会集团意图;对下注重交流沟通,团结员工激励士气……经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王海夯基础、打渠道、理流程、带队伍,公司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他推高卖新、突破高端产品、打造品牌知名度等举措,带领青岛分公司实现了从2亿向6亿的跨越,创造了任职期间复合增长率高出创维同期全国水平一倍,列全国第一的历史性业绩!

一次次挑战、一次次磨炼,王海在实战中收获着胜利的喜悦,也承担着失败的痛苦。在市场残酷竞争中,他既善于应战,更善于总结,他结合自身经历,提炼了管理团队“关键六招”:一是共同的愿景和使命,振奋人心的目标;二是达成目标清晰的方向、流程、机制;三是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取得成功,成功是最好的激励;三是形成方法论,推动员工在战斗中成长;四是坚持业绩导向,构建简单、真诚、开放的团队氛围;五是同理心,尊重人性,主动满足团队成员合理需求;六是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2010年,王海出任创维电视国内市场总监,带领团队内部实现从150亿到300亿的业绩跨越,外部引领彩电行业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标准,让创维跃升家电行业营销标杆。

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2015年,王海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他创立车发发,获亿元融资,并攻入中国互联网垂直O2O养车市场,后出售给途虎养车。

离职一段时间后,受黄宏生邀请,王海重返创维,出任创维电视副总裁兼国内营销总经理。他命名、定义并推出中国第一台云电视,云电视成为“201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成为行业潮流和彩电终极品类;云电视、3D推广在行业中遥遥领先;他撰写5万余字的《市场兵法》,成为家电行业标准教材;他还是最早出现在电商直播间的电视营销达人,将OLED电视送进千家万户的推介者。2021年6月,创维电视重返第一名宝座!

为了让创维成为行业引领者,王海对此不断深入钻研。一次,在做用户洞察分析时,他惊奇地发现创维电视上亿在线用户中有高达1/3比例的用户会把电视声音开到100,就是最大,他和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实看电视主要受众是老人,老人当中有将近1/3存在听力障碍,引发了他对于听力障碍以及助听行业的关注和研究。

2021年7月,王海成立项目研究小组,他们访谈了国内外主要助听器产品和渠道公等。通过半年研究,三个结论让他们异常震惊:

一是听障高流行、高危害。我国有2.2亿听障人士,近8000万听力残疾、65岁以上1/3属听力残疾。其危害并不只是听不见声音,而是会诱发阿尔茨海默症、引发心理抑郁症等……毫无疑问,听力障碍已成为影响美好生活的重要羁绊。

二是行业被垄断、无品牌。助听产业完全是一个被欧美高度垄断的产业,TOP5公司(简称“五大”)占据全球包括中国90%市场份额,技术、产品、供应链、渠道、价格垄断;我国助听器发展在全球比较落后,佩戴率仅5%,全球平均率17%,顾客心智中缺乏信赖的品牌,主要依赖医生和验配师推荐。

三是无精准验配、体验差。助听器并非声音单纯放大,而是用户听力哪里受损补哪里,受损多少补多少,属于针对性补偿。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服务、验配不专业导致听感差。事实上“三分产品七分验配”,每个人的听力曲线、助听需求是完全个性化的,就像指纹一样,不仅不同的人不一样,即便同一个人左耳右耳也不完全一样。

随着每年新增1000多万老人,中度、重度老龄化到来……王海敏锐地发现这是一片新“蓝海”。

2022年3月,在黄宏生支持下,创维投资占股30%的小维健康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全力以赴升级助听器产业,努力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走向世界:争做第一“不服输”

要升级先学习。一方面,王海带领团队从声音的原理机理和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启迪;另一方面系统化梳理创业逻辑与商业模式。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小骨头,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主要由传声器、放大器、耳机、电源和音量调控五部分组成,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

“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和骨导;按使用方式分类为盒式(又称体佩式或口袋式)、眼镜式、发夹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等。”

“助听器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经历多个技术革新阶段,逐渐演变成现代高科技产品;20世纪初期和中期,真空电子管助听器被启用;20世纪末至今,助听器进入数字化时代。”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改善听力追求从未停止。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探索各种方法来增强声音的接收。比如将手掌弯曲放置于耳后,利用手掌的形状来收集声音。后来,人们开始制作各种形状的喇叭、号角等器具,这些装置通过集音作用,将声音集中并引导至耳内。这些早期的助听设备,虽然在技术上与现代助听器相去甚远,但基本逻辑和目的却是一致——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倾听世界。”谈起助听器,王海如数家珍。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随着对听力障碍问题研究,王海的创新思路愈发清晰:“我们就是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创意的智慧,通过技术革命、自主研发,解决助听效果不理想、戴着不舒服、看着不美观等问题,用心用情打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听力品牌,把中国听障人士的佩戴权和听力提升能力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概括地讲就是‘九个字’——破垄断、促普及、做品牌。”。

破垄断。就是聚焦重度听损,完全对标国外“五大”;产品渠道一体化,既做算法、声学、结构、电子研发,又建设专业医疗生产线和构建听力服务中心的全国连锁;“同等配置、一半价格”,比如像峰力单耳朵一万、双耳两万,“大声Bigsound”就双耳八千,追求极致性价比,让更多老人用得起。

促普及。老人不只是言语沟通,还需要打电话、看电视等,他们对助听的场景和需求更加多元和迫切,他们的子女是80、90后,正是已婚已育的社会中坚阶层,他们的购买力和健康意识也更强,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类教育和科普宣传。

做品牌。大声取了一个响亮易记的商标品牌“大声Bigsound”,当我们听不清时,习惯的第一反应是“大声一点”。因为声音大一点可以帮我们听见。其寓意是“用大声不用再大声”,“孝道要大声表达”;其理念是“为中国人量身定制研发,专注听力健康”;其愿景是“从听见出发,致力于全人类身心健康!”

思路清晰,行动有力。“大声Bigsound”邀请中国助听行业实战最强的CTO王东亚加入团队,并得到世卫组织全球防聋专家、中华医学会听力组组长卜行宽教授等专家支持,逐步构建其技术壁垒。

不是拉丁助听器,是中文助听器,最适合中文语境。国外“五大”助听器是按拉丁语系设计的算法,但中文与拉丁文存在巨大差异,体现在四声语调、重要言语意思所在的频段、音节数量、高频辅音等方面。中国人佩戴拉丁助听器存在听得见,但听不清、听不懂情况。“大声Bigsound”提出“中文助听,大声开启”,不仅是做大声助听器,而是做大声耳科,为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提供完整的听力解决方案。

不是竖切是横切,降噪更真实、声音更自然;不只做软件,软硬结合,解决啸叫世界性难题。所谓啸叫,就是讲话时,麦克风跟喇叭靠得很近会产生“丝丝丝——”,非常刺耳声音。通过佩戴生物、光感识别系统,也就是侦测是否佩戴,如果侦测到已经戴了,一秒钟之后再启动;

不仅传统形态,多样化产品形态;不只言语沟通,突破多元化场景。除了传统耳背式、耳内式,“大声Bigsound”开发了TWS形态、挂脖式等多种形态助听器。对于戴眼镜用户,无法再戴助听器情形,他们跟国内眼镜头部企业联合开发眼镜式助听器。做到看电视时只要一佩戴,电视声音就直接传过来,避免了过往老人看电视影响孩子学习的窘境,满足多元化场景需求。

不是第三方门店,是自建服务连锁。为确保精准验配,“大声Bigsound”强调所有服务中心直营,不通过第三方门店销售,去除所有中间环节,直面用户,自建听力服务中心,且不设在医院附近,而是开设在大型社区或购物中心,触达老人更便捷。

不是门店人员验配,是前后协同,全专家声处方。在行业中率先推出大声耳科。重点在于医疗声处方服务。前端服务中心做测听,按照专业医疗设备、标准化流程完成测听。后端按欧美标准搭建听力学家体系,前后端协同,后端的听力学家为每一个消费者量身定做听力解决方案,也就是声处方,根据每一个用户的完全个性化需求,一对一给出解决方案。整个流程在130分钟到180分钟之间,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目前,“大声Bigsound”已完成三类助听产品研发、获得近40多项专利和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证,得到山东耳鼻喉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认可,并与腾讯公益、中国老年基金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首家听力服务中心的开业运营,赢得广大用户赞誉。

征战青岛、统帅全国、跨界创业、王者归来、创建“大声Bigsound”……“敢想、敢闯、敢干,创意执行永远跑在一般人前面。”是大家对王海的普遍评价。

“助听器具是一个需要爱与温度、技术与革新的产业,虽路途艰辛,但我将一往无前,带领团队本着国产替代、产业报国的崇高使命乘风破浪,奋力前行,打造世界助听行业的中国力量,希望‘大声Bigsound’可以帮助全球更多听障人士聆听到中国声音。”是王海对事业的崇高使命。

“大声Bigsound”,声名远扬、造福人类。

                                            (文中部分资料由主人公提供)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目录
关闭
目 录